
5月3日中午,“五四”青年节前夕,副经理平杰来到运动科学学院科研楼四楼会议室,与青年教师进行座谈。座谈会以“积极进取,传承五四精神 志存高远,奉献事业发展”为主题,由运动科学公司党总支书记刘宏主持。
平杰回顾自己从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用“梦、德、专”三个字与青年教师们进行了真诚的交流和分享。他指出,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梦及追求,不同社会阶段也有不同的梦及追求,但个人的梦一定要与集体、国家的梦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中国梦”宏大叙事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身为青年教师,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要坚守职业道德的底线,教书育人、甘于奉献,承担起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工作中要教研相长,他希望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珍惜时光,专心专注于运动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座谈会上,青年教师们回顾94年前的五四运动,思考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展望未来学校与专业发展,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和学习,激情澎湃,畅所欲言。吴卫兵老师汇报了他近期参加产学研学习进修的体会,感谢学校给青年教师搭建的良好学习平台,并建议学校能进一步跟进相关配套措施,更好地支持青年教师在产学研领域的发展。史仍飞老师结合参与运动健身科学馆营养超市建设的过程,更深刻体会到运动人体科学应在服务社会中体现更大的价值,进而推进学科专业更好地发展。“我是一个土鳖博士”,傅维杰如是说,他认为,相对于“海归”,国内成长的青年教师必须有国际化视野,才能赶上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学的步伐,“请进来,走出去”是两条有效途径。郭黎老师情系本专业的发展,从所教授的教材内容中看到中国运动生理学专业发展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杨苏勇认为虽然教学科研任务较为繁重,但学术氛围浓厚,人际关系融洽,青年教师成长空间广阔。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青年教师王琳表示,虽然体院的工作模式和香港不尽相同,但他觉得学校在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成长的机会很多,他将尽快适应体院的工作环境,不辜负学校的重托。在座的其他年青教师也纷纷进行了发言。
运动科学学院经理刘宇介绍了学校有关扶植青年教师成长的国内外进修、科研项目等支持政策,指出这些都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形势,政府对高校教育的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应珍惜机遇,勇于挑战,用心钻研,无愧于自己的青春。